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

日誌
今天在讀的書:《中國語文不難學,為什麼我總是學不好?》(許迪鏘著,文化工房出版)
我一向不大喜歡讀散文。接觸許迪鏘老師的書,是很晚的事情。第一本看他的書是《形勢比人強》,自此成為粉絲。
許老師的文學底子深厚,常引經據典,但卻總深入淺出,但更重要的是一份在中文寫作裡並不常找得到的 wry humour,不時冷不防一嘢「辦」過嚟,很應棍,教人看得很過癮。
許老師曾教過書,但在他的口中,那是他一段「可悲而短暫」的生涯(頁 37)。我不大清楚這背後的故事,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許先生最終沒留下來教書,是那家學校和學生們的永恒損失。幸好許先生沒有放棄寫作,讓每個讀者都可以繼續是他的學生,愉快地接受他的教導。(我真的曾想過,如果我年少時能遇上許老師教我中文,我今天可能便是個搞中國文學的人,而不是電影人,成就也可能會好一點點。)
中國語文不難學》是一部難得的好書(我甚至會覺得它是香港近十年來最好的一本書)。許老師在書中「明月豈能醉中看」一文裡說:「一部好書會引導你看更多的好書,令你想更多的問題。」(頁 69)把這句話放回本書身上,可說是最適合不過。(這話令我想起了胡金銓導演另一很相似的話:「一部好電影看了會使你立刻產生拍電影的衝動;一部壞電影卻會叫你不敢拍電影。」)書分四章,文共 89 篇,重點是第二章「語文課內」裡的 66 篇「綴拾時賢觀點,略事鋪排」之作——其實是用不同的角度,剖析不同的古詩文。不要以為這都是些板著臉孔、逐粒字講解的八股文章。相反的,正如這一章全用了提問的方式作為文章題目一樣,它們都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趣味性,有尋根問柢者、有結合現代社會者、有冷嘲熱諷者、有刻意吊詭者、有冇你咁好氣者,也有苦口婆心者。聽著老師分析完一首詩或詞、一篇文或史,我都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立刻便要翻去下一篇,但卻因為不論那原裝古文抑或老師的文字都寫得婉約細膩,而不敢草率地快讀。那情形就好像電影《新苦海孤雛》(Oliver!)裡的一場戲:Oliver Twist 在孤兒院裡剛嚥下一碗粥,仍填飽不了饑餓,遂舉高抱著飯碗的雙手,跟那管事的說:"Sir, I want more!"
老師說:「寫文章,為的是表達自己的意見,抒發心裡的感受。」(「保持年輕的心」,頁 157 )。同理,即使在分析古人的文章時,老師很多時其實也是在透過這些文章,抒發自己的情懷,有時是對(教育)制度的不滿,有時是對年輕一代的嗟嘆,但更多時是對自己際遇的感懷。我讀得最有感觸的,是老師用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一文中的「閑人」一詞來自喻的兩篇文章。這裡的「閑」字,《青年必讀古文手冊》解釋為「無事可做、但能領略風景的豁達之人」。老師認為太膚淺了,而應作「投閑置散」的「閑」。文章要表達的情緒,與其說是閑適、豁達、無奈,其實更準確一點的說法是「怨憤」。這篇一百字不到的短文,老師說可以用三堂來教授:
「我會花一堂來講自己沒出息的生平經驗(當然,也會引導同學說說他們生活中的不如意)。我的經驗與蘇大文豪的一生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算嘗過一點失業的滋味。當你覺得自己尚有點兒能力而落得無事可做,我可以告訴你,即使你很空閑,你是絕不會覺得寫意的。你會覺得惶恐,或許有點憤怒。而當我讀到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我會用一個字形容我的感受:。」(頁 45)
但請勿誤會。老師絕對不是那種自怨自艾、懷才不遇的壞鬼書生。但正因為失意過、憤懣過、痛過,所以對古人的憑詩寄意和種種假借、比喻才有更敏銳的感受(這道理正如他回答「文人必然窮嗎」一問:「不是寫詩令人窮,而是窮了才寫得出好詩。」頁 23。)而這種「痛」的感受最終指向的,則是讀書的其中一個最高境界:「令人懂得享受孤寂」(頁15)。這是一種情趣:「屹立于天地間,孤單,但自足。這就是孤獨的情操。」(頁 52)
我最近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一連串的疑問。讀了上述的文字,我猜我找到啟示了。
P.S. 我有一點微言,就是針對那個十分無厘頭的封面設計(我其實不大情願叫它做「設計」),和那堆「名校老師、文化潮人、大學生、超凡學生」的精讀推介。太沒有信心了!也有點兒對老師不大尊重。這,大概就是香港文化精神分裂的又一例罷!)

2 則留言:

  1. 聽你對本書既形容,呢個封面又的確有D貶低左本書既文化水平
    咁我想問,如果對中國文學完全一竅不通既人,o岩唔o岩睇呢本書呢?

    回覆刪除
  2. 絕對啱。Honestly, 我對中國文學的認識都係水過水皮!讀許老師本書,一直手心冒汗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