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逃亡》片場六十七分,是約翰 • 尼馬克的處女作。影片描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兩個男孩從載著俘虜前往集中營的火車上跳車逃亡的經歷。在黑夜和森林的逃亡過程中,兩人歷盡驚險和絕望而率獲新生,他們不但求得真正的自由,同時也獲得心理上的解脫。影片用大膽的剪接手法,將現實和想象、幻覺、回憶及夢魘交織成篇,強烈刻劃出一個隱密和恐懼的心理世界。」(另:衛影會的里奧也在電影周放映後寫過它的評論,刊第1020期。)
舒明準確地勾勒出影片的風格:一方面是用手提鏡和長鏡頭營造而成的近似紀錄片形式的寫實風格(一開場的那個長達兩分鐘的長鏡頭,由兩名主角跳車開始,一直跟蹤他們沒命似的在森林中奔跑,由平地一直跑上斜坡,再入叢林、由遠鏡一直推到大特寫,攝影之靈活、準確與那份逼力,簡直看得我瞠目結舌),但另一方面,卻通過來回重覆的剪接、一些噩夢似的映像(爬滿螞蟻的手掌和臉部)、斷斷續續的音響,不獨把時空的順序給割碎了(到最後再也分不清何者屬回憶 flashback 、何者為前述 flash forward),還製造出一種迷亂的超現實風格(把 Nemec 與布紐爾比較是有道理的)。能夠把兩種互相對立的風格揉合在一起而又沒有任何衝突,確屬前所未見。
許是因為這個原因,舒明的短介只說出了影片的一個結局(兩名主角最後悻免於死),卻遺漏了另一個結局:二人被槍斃死去。影片幾乎全無對白,每個(黑白)映像既原始(味道)又精細(構圖和質感),既絕望又充滿著自由的憧憬。如果說在云云有關 Holocaust 的作品中,這是最好的一部,信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