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驅 • 逐》Gran Torino,dir: Clint Eastwood, 2008)
去年九月號的《視與聲》(Sight & Sound)雜誌用了奇連 • 伊士活做封面,並大字標題寫道:「奇連 • 伊士活:當今在世的最佳美國導演?」我會答:雖不中,亦不遠矣。老頭子以 78 高齡,在過去十年來,幾乎每年都推出一部電影(2006年及去年更各二部),而且沒有一部是壞作品,這成就已足以傲視同儕!現在這部《驅 • 逐》,更是(我覺得)老頭子畢生的最佳電影之一。
影片最大的優點是從容,這裡指的,不單是它的純熟技法(老牌導演的能耐,是攝影機一放,就是一個無可挑剔的鏡位,角度、鏡頭(lens )、構圖皆準確無誤,唔到你唔服!),還有是那份氣量,一份雖看透世情卻從不退縮、自己知自己事、一人做事一人當、冇拖冇欠、硬凈、爽朗俐落的作風。簡言之,就是一種男人氣概。
我當然知你在想什麼——去他的政治不正確!這個波蘭佬華特(Walt Kowalski, 大概只有阿 Sue 才夠薑叫他做「華仔」(Wally),哈哈)表面上不錯是滿口髒話(但有留意他的粗話永遠不會對著女人和孩子們說嗎?)、滿腹牢騷(但這些牢騷卻鮮有是 unjustified 的)、滿腦子種族歧視思想(但卻起碼本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行事);他又不愛多話,但卻道理分明,而且言出必行;他愛獨來獨往,但卻從不吝嗇;他不信教,但卻比任何一名教徒都明白贖罪的意義——他在戰爭裡犯過的罪(殺死了十三個人,或更多,當中不乏少年人),纏繞了他的一生,他最後的死,不獨是為了補贖這份罪過,也同時是對暴力的本質(甚至可以說是他的大部分人生哲學)的全盤反省(終於明白法律高於暴力——「You got a light?」他問那幫流氓。Light,是火(機),也是光和啟示)。所以甭跟我來政治正不正確那一套。老頭子在此,就是這麼簡單。
影片另一個叫我動容的東西是有關承傳的主題。年近八旬的老人有這份心事不足為奇,但有趣的地方是電影裡老頭子的承傳對象,竟是一名亞洲人(正確點說是苗族人)。作為一名自1951年始已加入共和黨的保守鷹派分子,這個安排不啻出人意表,簡直是有點大逆不道的況味了(嗯,我得盡快補看他的兩部戰爭片,尤其是在日本拍攝的硫黃島戰書》Letters from Iwo Jima!)。從類型片的角度來看,片中他決意要把 Thao 訓練作一名漢子的那場理髮鋪裡的戲(你不會想像到這場戲有多幽默!),活脫脫就像來自一部西部片,而那輛在1972年出廠的老爺車(片名的Gran Torino),遂自然相等於 The Man with No Name (《獨行俠》片集)又或是 Outlaw Josey Wales 的坐騎了。末尾 Thao 承傳了它,駕著它沿海邊遠去,不也就等同所有西部片裡英雄主角單人匹馬逐漸消失在一片萬里黃沙的地平線裡的浪漫映像嗎?Walt Kowalski 是年老版 Harry Callagan (《辣手神探奪命槍》dir: Don Siegel, 1971 ——悟到這年份上的關係了吧?)的說法,已散見於差不多所有評論裡,此處不贅。老頭子出身自這兩大類型片(西部片與犯罪片),在這部暮年之作,來一次天衣無縫的融合(並修正了多年來的極端鷹派思想),是回歸,也是總結。這份情懷,則又是另一種感動矣!
P.S.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演苗族的所有演員,都是第一次演戲。影片的編劇 Nick Schenk 也是第一次寫電影劇本(他在訪問裡說老頭子沒改動過他的劇本半句!)。承傳的意義,不獨在銀幕上傳達,也身體力行,表現在銀幕下。

3 則留言:

  1. what do u mean by 政治不正確? 因為他對亞洲人、黑人的歧視嗎?

    回覆刪除
  2. 我認為他表面上是憎恨亞洲人, 但其實都是出於對自己當年在韓戰殺死的無辜亞洲年輕軍人的內疚感, 我想是他每次看到亞洲人就會想起他當年的罪行...

    回覆刪除
  3. 嗯...我行文有問題...

    政治不正確指的是上一段文尾說的“男人氣概”. It's more directed more at the male chauvinism the article displays n endorses than the film itself.

    Shows I'm still an inadequate writer...

    What u said about Walt's underlying feelings towards Asians is absolutely right.

    Thx.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