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日誌
今天收到的書和DVD:
書:《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嘩,凈係書名已經殺死人!)、《Collected Stories》 by Richard Yates。 《Reborn:Early Diaries 1947-1964》 by Susan Sontag。
DVD(UK 版,全部特價):《I, Pierre Riviere, Having Slaughtered My Mother, My Sister and My Brother》(dir: Rene Allio, 1976,Michel Foucault 原著文學報導改編,片名的該宗血案發生於1835年,去年記錄片名家 Nicolas Philibert 拍成《Back to Normandy》,憶述他當年給 Allio 做副手在自己的家鄉拍攝《I》一片時的心理震撼)、《醉鄉情斷》(Days of Wine and Roses, dir: Blake Edwards, 1962)、《曼克頓殺人事件》(Manhattan Murder Mystery, dir: Woody Allen, 1993)、《A Guide to Recognizing Your Saints》(dir: Dito Montiel, 2007)。
另買了:
書:《小團圓》(張愛玲著)、《四部曲》(亦舒著)。
DVD: 《28日後》(28 Days Later, dir: Danny Boyle, 2002, 3區,不是因為《一百萬零一夜》,而是讀到了攝影師 Anthony Dod Mantle的訪問,說起《28》,發現影片原來是用miniDV 攝錄機拍攝的,但卻佈了大量燈光,決心探個究竟)。

2009年2月22日星期日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華爾基利暗殺行動》(Valkyrie,dir: Bryan Singer, 2008)
《華爾基利暗殺行動》不是拍得不好——我依然覺得Bryan Singer 是他的荷里活同輩導演中比較「實凈」的一人。《華》片再次證實了這一點。作為一部驚慄片(Singer 與 Tom Cruise 和編劇之一的 Christopher McQuarrie 在不同場合訪問裡,多番這樣強調影片的類型,慌死故事的歷史背景嚇怕觀眾不敢進場),影片的氣氛一直拉得很緊(雖然有點過分依靠配樂),人物和場景眾多但卻有條不紊,整體演出可觀(讓我們公平點,Cruise 雖然不會教你另眼相看,但怎樣也不能算差) 。一些群眾和空襲場面,Singer 更堅持不用電腦特技。我甚至不覺得觀眾因為早知道希特拉沒被 Cruise 演的Stauffenberg 佈置的炸彈殺死,所以便失去追看下去的興趣(如果這個道理成立的話,大部分的歷史片都可以收工了)。我想提出的疑惑是:Singer 為啥要拍這部片?影片在這個時候/代推出,到底有幾 relevant? 是想替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說句公道話嗎?因為Stauffenberg 是個被忽略了的英雄?我沒法找到答案。唯一可以成立的理由,似乎只是因為Singer 對凡是納粹的東西都感興趣(他幾乎在每個訪問裡都這樣說)。不過如果真是出自這動機的話,早在1998年他其實已經拍了一部有關納粹的電影《Apt Pupil》,而且比《華》片更有趣(一名沉迷納粹的少年威脅一個隱蔽的前納粹軍官,要他把「書本上不敢說的真相」都告訴他,過程中也慢慢變成個嗜血和冷漠殘酷的小納粹)。Singer 的另一特色,是作品中常見的一份homoeroticism(《變種奇俠 X-men》一、二集甚至把變種」這回事,暗渡陳倉地喻作被壓迫的同志社群),《華》片雖然幾乎全男班,卻正義凜然得像消毒過一樣。是的,sterile,就是這個字眼,在我看完影片後腦海裡立刻浮現出來。用它來形容《華》片,真是最適合不過。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乜都得先生》(Yes Man,dir: Peyton Reed, 2008) 
喜劇演員,特別是以形體表演為主的喜劇演員,(and therefore,likewise, 動作演員,)似乎都有兩個早晚總得面對、但卻不大輕易可以克服的難關:其一是改變戲路,轉而擔演一些嚴肅的角色;其二是年齡的問題,也就是說,當他年紀漸長時,過去擅長的一套形體動作,往往都會變得不適用,要不是重覆太多,便是與年齡不符,或予人以吃力的感覺。占 • 基利也不例外。這兩個問題在《乜都得先生》身上都出現了。首先,影片是他在懸疑片《23吉祥》(The Number 23,2007)的失敗之後,「回歸」喜劇之作(過不了第一個難關)。第二,他確實是老了(47歲)!片中所見,他不獨消瘦了,人也顯得憔悴了,開始時他演的 Carl 意志消沉,沒法從婚姻觸礁的打擊中站起來重拾生趣,你還可以說那份容形枯槁是為了配合角色而設計的,但當他決心改變人生方向,成了「乜都得先生」後,那份疲憊與 tiresome 便再也無所遁形。更攞命的,是影片把嬌俏玲瓏的 Zooey Deschanel(28歲,真是個可人兒!) 編了做他的情人,兩人的對手戲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火花,但那種不匹配的感覺卻說服不了觀眾,這兩個人物會互生情愫,一切遂都成了指定動作(他的兩名好友也顯著地比他年輕了一截)。影片是好笑的(我特別喜歡兩段:阿婆向 Carl 自動獻身,和 Carl 被聯邦密探誤作恐怖分子),但就是缺乏了energy。劇本和導演當然是罪魁禍首,但喜劇演員就得這樣不公平地背上同等責任。我是很喜歡占 • 基利的,所以看《乜都得先生》還是蠻樂的,但基利再不好好地挑他的導演與劇本,前景恐怕會有點不樂觀。

2009年2月21日星期六

日誌
今天玩的遊戲:競選奧斯卡
My bet(Vs My wish):
最佳電影:Slumdog Millionaire (Milk)
最佳導演:Danny Boyle (Gus Van Sant)
最佳原創劇本:Happy Go Lucky
最佳改編劇本:Slumdog Millionaire
最佳男主角:Mickey Rourke (Sean Penn)
最佳女主角:Kate Winslet
最佳男配角:Heath Ledger
最佳女配角:Viola Davies
最佳攝影: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Slumdog Millionaire)
最佳長篇動畫:WALL-E
最佳外語片:Waltz with Bashir (The Class)

2009年2月19日星期四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禮儀師の奏鳴曲》(Departures, dir: 瀧田洋二郎,2008)
不能說影片沒有感動人的地方:畢竟,面對生離死別,又有誰可以完全無動於衷?事實上,影片好幾段有關納棺的描寫,都能做到笑中有淚、悲喜交集的地步(死者貌若女子,卻原來擁有男兒之軀;小孫女建議給逝去的奶奶穿上女學生的長襪,給死者平添幾分返老還童的純真;家裡的幾名女性,各自把紅唇印在死者的臉頰上,把悲慟化作俏皮;早逝的小男生,教人分外唏噓)。影片要帶出的兩個主題:死者 / 亡 demands 生者的尊重、如何通過死亡達致和解(reconciliation —— 與死者和解,也與自己的過去 / 內心桎梏和解),均清晰而深刻。我的保留聽起來可能有點犬儒:片中花了大量筆墨來描繪的禮儀,費用其實十分高昂,只有大富大貴的人家才 afford 得起,多少使影片的哲理和訊息予人以一種奢侈的感覺。瀧田洋二郎不算是第一線的日本電影導演,但他一直嘗試著走一條雅俗共賞的路線(與《談談情、跳跳舞》的周防正行同),總算難得(這解釋了為什麼他的作品鮮有固定或拿手的類型。)《禮》片是一次成績在中等以上的示範作。好看,但卻無須過分擁抱。

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日誌
今天讀的書:
Revolutionary Road by Richard Yates
香港的書店有點不濟。Richard Yates 的作品,只 carry 了一本《浮生路》,而且還是 movie-tie-in 版本!真係冇嘢講!
看了約四分一,果然名不虛傳,文字相當優美、準確而映像化。開章寫 April Wheeler 在蹩腳的社區劇團演出 Robert E. Sherwood 的三幕劇《The Petrified Forest》(1936年被荷里活搬上銀幕),April 演比堤 • 戴維絲 (Betty Davies)的角色,一出場時教人驚艷,但越演卻越泄氣,還有寫那群無可救藥地沾沾自喜、衣冠楚楚但卻沉悶死板的偽善的 suburban 中產階級,幾乎立刻便把讀者牽進去那個正在富起來、但卻叫人逐漸窒息的五十年代美國社會。不妨試看這段文字:
"At intermission the audience straggled out to smoke and wander in uncomfortable groups around the high-school corridor, examining the high-school bulletin board and wiping damp palms down their slim-cut trousers and their graceful cotton skirts. None of them wanted to go back and go through with the second and final act, but they all did." (劇團借了一家中學的禮堂作演出地點。)
再看他怎樣形容一名 Wheeler 夫婦(留意這個姓氏對這對一度對自己的才能與未來充滿著不切實際的憧憬的年輕夫婦來說,是如何的 ironical)的典型的中產階級鄰居,Mrs. Givings (同樣 ironical 的姓氏):
“Mrs. Givings's cosmetics seemed always to have been applied in a frenzy of haste, of impatience to get the whole silly business over and done with, and she was constantly in motion, a trim, leather-skinned woman in her fifties whose eyes expressed a religious belief in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busy. Even when she stood still there was kinetic energy in the set of her shoulders and the hang of her loose, angrily buttoned-up cloths; when sitting was inevitable she always chose straight chairs and used them sparingly, and it was hard to imagine her ever lying down. Nor was it easy to picture her face asleep, free from the tension of its false smiles, its little bursts of social laughter and its talk."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

日誌
我和軒軒的電話對話:
我:軒軒...
軒軒:契爺,你有200分!
我:我點解會有200分 gei?
軒軒:我畀你咯囉!
我:哦!多謝!咁你有幾多分呀?
軒軒:我有1000 分!
我:哦!咁舅父呢?舅父有幾多分?
軒軒:佢 0 分!
我:點解呀?
軒軒:因為佢唔識功夫!
我:......(唔明!)
(圖:軒軒約兩歲時攝,現已四歲。)

2009年2月13日星期五

日誌
我和軒軒的電話對話:
我:你訓咗覺覺豬未呀?
軒軒:契爺,236 加 236 等如幾多呀?
我:472 囉!
軒軒:(不相信的語調)係呀?咁400 加 200 呢?
我: 600。
軒軒:108 加 2 呢?
我:110。
軒軒:1000 加 310 呢?
我:1310 囉!......你訓咗覺覺豬未呀?
軒軒:咁 220 加 30 呢?
我:......

2009年2月11日星期三

日誌
今天收到的 DVD(全部英國版、特價):
--《Pedro Almodovar Collection》,含《聖、教、慾》(Bad Education, 2004)、《捆著你、捆著我》(Tie Me Up, Tie Me Down, 1990)、《活色生香》(Live Flesh, 1997)、《論盡我阿媽》(All About My Mother, 1999)、《對她有話兒》(Talk to Her, 2002);
--《The Almodovar Collection I》, 含《烈女傳》(Pepi, Luci, Bom, 1980)、《前世唔修》(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 1984)、《女為悅己者容》(Women i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 1988);
--《Death Rides a Horse》(dir: Giulio Petroni, 1967) 據說是部很不錯的意大利粉西部片,Village Voice 的 J. Hoberman 的評語:“Replete with baroque torture and acid flashbacks, Death Rides a Horse unfolds in a starkly primitive world—if not a desert on the planet Mars. The obligatory Ennio Morricone score (quoted in the magpie assemblage that is Kill Bill) is among the maestro's most striking, full of choral chanting and pounding kettle drums.”
--《Man on Wire》(dir: James Marsh, 2007), 被許為去年最佳紀錄片;
--《午夜快車》(Midnight Express, dir: Alan Parker, 1978), 30周年紀念版;
--《Memories of Underdevelopment》(dir: Tomas Gutierrez Alea, 1968), 古巴最負盛名的電影;
--《The Times of Havey Milk》(dir: Rob Epstein, 1984).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夏菲米克的時代》(Milk, dir: Gus Van Sant, 2008)
看得人熱淚盈眶的佳作。Milk 的年代距今原來已經30年。但30年前他用他的生命替我們爭取回來的權益與尊嚴,到了今天依然繼續有人欲假天父之名加以褫奪之。有很多話想說,但很想看完Rob Epstein 的記錄片再說。但不得不說的,是Sean Penn、James Franco、Diego Luna 的演出,實在無懈可擊。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 dir: Vincente Minnelli, 1949)
很慚愧,《包法利夫人》是我第一部正正經經看的雲信 • 明里尼的電影(雖然這些年來我一直有在搜羅他的作品)。如果不是在 YouTube上看到片中那場在影史上大名鼎鼎的舞會,也許不會「的起心肝」把 它的 DVD 找出來。看明里尼這「脫」片廠導演( studio directors)處理場面調度與演員的功力,你只有五體投地的份兒。上述的那場舞會戲,從 decor 到服裝(Jennifer Jones 的那襲舞衣簡直可以殺死人;鳥兒的 pattern 設計又配合包法利夫人一直想衝破樊籠的心理桎梏)、從音樂到剪接、從攝影(掌機和對焦難度超高)到舞蹈編排,沒有一個部門的表現是不教你嘆為觀止的;還有是氣氛和節奏的逐步經營,更可說是匠心獨運(最後侯爵一聲號令:"Break the windows!",侍從就一手拿起凳子,把四周的窗戶紛紛砸爛,真可謂是神來之筆(不知道原著有沒有?)——既表現出上流社會的任意縱情,也預示了愛瑪的毀滅性性格與下場)。
影片一頭一尾用福樓拜受審來提出的道德辯論,據說是為了應付當年剛在荷里活實行不久的保守「製作守則」。今日我看愛瑪,完全明白真有一種這樣的女(男)人,不因為其他原因,只因為她(他)是個「天生尤物」(我的朋友李檣的用字),所以擁有一切 license。被灼傷是你心甘命抵的事情。一生能碰上一個愛瑪,是禍?是福?答案只可以由你(我)決定。

2009年2月9日星期一

日誌
我和軒軒的電話對話:
我:喂?
軒軒:嗚嗚嗚(在哭)......
我:做乜嘢喊呀?話畀契爺知啦?(契爺當然知道:梗係曳啦!)
軒軒:爸爸鬧我!
我:點解鬧你呀?你唔聽話?
軒軒:唔係!嗚嗚嗚......
我:如果你乖,爸爸點會鬧你呢?
軒軒:我心情唔好,唔同你講啦!拜拜!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救人七命》Seven Pounds,dir: Gabriele Muccino, 2008)
先旨聲明:我是Will Smith 的擁躉,雖然不是部部愛看(也是去年的《街頭超人》便看得我很泄氣),但一般來說會自動加分,尤其是當他演劇情(文藝)片的時候。《救人七命》和《尋找幸福的故事》都同是由意大利裔的 Gabriele Muccino 導演,一樣的奇情(雖則《尋》片改編自真人真事),一樣的maudlin,一樣的煽情,但我「喜歡」的(嗯,說得上是喜歡的——well,就當是我的guilty pleasure好了,得未?)是影片的 storytelling(越來越少電影肯講故事,而且是講得吸引人和動聽的)。它由頭到尾都在「吊」觀眾的好奇心,吸引你追看下去,即使在最後十分鐘,所有疑問都獲得解答時,你可能會覺得它其實沒有很強的說服力。但純粹在「講故事」的層面上,它已經把你牢牢的抓住了接近兩小時。你不能否認這也是一種本領罷。
而無容置疑的,是Will Smith的確演得很好,很earnest;除了減磅演出(減了不止7磅罷?),還讓觀眾感受到那份被罪疚煎熬的痛苦。
真正老套的,是Will Smith 與 Rosario Dawson 的床戲。劇情發展和拍法都老套。

2009年2月8日星期日

日誌
今天讀到的消息:
叛諜追擊4》開拍有期
真是一個又驚又喜的消息。報導說因為電影公司讓麥 • 迪文(Matt Damon)和保羅 • 格連格拉斯(Paul Greengrass)拍攝以伊拉克戰爭為題的《The Green Zone》(以迪文和格連格拉斯一貫的政治立場推算,影片對布殊政府以至美國的世界警察意識應該不會有客氣話說),所以兩人不得不以《叛4》作交換(迪文如是說:“When you make an Iraq movie, you kind of owe them a Bourne movie.")
相信所有Bourne迷都會同意:《最後通牒》已是布恩系列 」最完滿(美)的結局。要把故事延續下去,的確是迪、格二人的一個大考驗。當然,《叛4》是否要拍、或怎樣去拍,其實都輪不到我們置啄。我想說的是,既然做得 fans,我們就得要對偶像有信心。布恩系列 」落在格連格拉斯手上,一部比一部精彩出色。他的六部長篇劇情作品 so far 我看了五部(只欠 The Theory of Flight),沒有一部失手過,部部有型有格。對《The Green Zone》(後期製作中)自然翹首以待,至於《叛4》,夠膽講句,衰極都有限啦!凈得把口,真係失禮死偶像!

2009年2月7日星期六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法老(魯)王》Pharaoh, dir: Jerzy Kawalerowicz, 1966)
1972年,香港的第一家藝術影院,“恒星”戲院,曾公映過它的刪節版(翻閱資料,當年“恒星”因此而被很多影迷大罵,其實十分無辜,因為所謂刪節版其實是“國際版” ——就算是今次“波蘭電影新浪潮”放映的版本,場刊列明是160分鐘,實際放映時間也是150分鐘不到)。影片寫古埃及法魯王Ramses XIII與實際掌控整個王朝的大祭司們之間的政治角力,有說是映射天主教教會一直操控著波蘭的沉痛歷史(那個時期的波蘭電影幾乎沒有一部不帶有政治的含義或隱喻),場面雖然極壯觀之能事,但卻完全沒有荷里活古裝大片(或今日的中國古裝大片)的 sensationalism。全片氣氛沉重、郁悶;人山人海的戰爭與群眾場面和極遠鏡頭,予觀眾的不是一種刺激感,而是士兵和老百姓們不外都是像螻蟻般,任掌權者擺佈(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兩隻甲蟲在打架)。我的狀態欠佳,邊睡邊看,但仍感到那種驚心動魄的力量。
日誌
我和軒軒的電話對話:
我:你做緊乜嘢呀?
軒軒:嘢囉!
我:乜嘢嘢呀?
軒軒:呢啲嘢囉!
日誌
今天收到的 DVD(全部美版、特價):
- Astaire & Rogers: The Complete Film Collection,11碟套裝,電影包括《Flying Down to Rio》(dir: Thornton Freeland, 1933)、《The Gay Divorcee》(dir: Mark Sandrich, 1934)、《Roberta》(dir: William A. Seiter, 1935)、《Top Hat》(dir: Mark Sandrich, 1935)、《Follow the Fleet》(dir: Mark Sandrich, 1936)、《Swing Time》(dir: George Stevens, 1936)、《Shall We Dance》(dir: Mark Sandrich, 1937)、《Carefree》(dir: Mark Sandrich, 1938)、《The Story of Vernon and Irene Castle》(dir: H.C. Potter, 1939) 及《The Barkleys of Broadway》(dir: Charles Walters, 1949);
- Buston Keaton Collection (TCM Archives),含三套短片,《The Cameraman》(dir: Edward Sedgwick, 1928)、《Spite Marriage》(同上,1929)及《Free & Easy》(同上,1930);
- Michael Powell Double Feature, 含《Age of Consent》(1969) 及《Stairway to Heaven》(又名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1946);
- Arc of Triumph (dir: Lewis Milestone, 1948), 英格烈 • 褒曼主演;
- Distant Drums (dir: Raoul Walsh, 1951),加利 • 谷巴主演;
- The Quiet Man (Collector's Edition) (dir: John Ford, 1952);
- The House of Mirth (dir: Terence Davies, 2000)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月夜琴挑》(易文導演,1967)。影片寫一名國際知名的小提琴手(張揚)背著妻子愛上年輕流行女歌星。現實生活中,風流成性的易文也有過多次相類的婚外情(其中一人也是女歌手)。影片完全集中描寫男主角戀上女歌星後情不自禁、意亂情迷與忐忑矛盾的心理反應,注重的是浪漫綺旎、情景交融的氣氛營造,劇情沒有任何旁支,看得出是作者全情投入的夫子自道作。這在當年的香港電影裡,應屬鳳毛麟角。一如《溫柔鄉》(及其他易文作品),影片裡涉及的“情”,也是色慾的(carnal),多於什麼地久天長的偉大愛情。(影片起用玉女新人張慧嫻飾演年輕貌美、充滿著性的吸引力的歌女,集純情與性感於一身,不是沒有道理的。)有趣。

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今天想讀的作者:
Richard Yates《浮生路》的原著作者
David Hare on Yates, "Yates belongs with Fitzgerald and Hemingway as the three unarguably great American novel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highest compliment I can pay him is to say that he writes like a screenwriter, not like a novelist. He wants you to see everything he describes. Dramatic writers find novels unbearable because novelists mostly junk word on word, incident on incident... Yates describes everything with deadly precision, then goes on cutting everyth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the bone. He has a genuinely tragic sense, which comes out of an intense romanticism about the sensual things of life - cigarettes, drink, (the opposite) sex." 
嘩,唔得,聽日一定要買番本Yates 嚟睇下至得!
參考文章

2009年2月5日星期四

日誌
今天收到的 DVD:
《Martin Scorsese Presents THE BLUES: A MUSICAL JOURNEY》(2003)。一套七部的有關爵士樂的歷史、源流與發展的記錄片,導演包括史高西斯、奇連 • 依士活、Mike Figgis、Levin、Charles Burnett、Richard Pearce 和 Wim Wenders。想買已經很久,終於等到它大減價,只售港幣三百大元不到(原價美金140元),抵到爛。誠一樂也。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 dir: Danny Boyle, 2008)。《Trainspotting》之後,Danny Boyle 一直試圖著在荷里活穩住陣腳,先有《A Life Less Ordinary》,繼而是《The Beach》,但都失敗了。皇天不負有心人,《一百萬零一夜》不管是再接再厲抑或無心插柳,Boyle 看來終於可以穩操勝算,登堂入室,進駐荷里活了。影片是一次 effective storytelling 的最佳示範。我會視之為一部新版的《苦海孤雛》+《乞丐王子》+《創世紀》(Cain & Abel 的故事)。當然是落足材料的。(場景由維多利亞倫敦轉化為今日的印度/ Bollywood,timing 配合得這樣巧合,則可算是 Boyle 的好運使然。)
Boyle 的電影不時都會出現下列元素:
1. 金錢,而且很多時都是天降橫財;
2. 逃跑,仿佛生命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場賽跑,或是逃命;
3. 被無辜辜捲入漩渦,但於冥冥中卻總會有其無心之得;
4. 歌舞。
《一》片一一俱備。
日誌
今天與小軒軒共聚了約四小時。他最愛的“游戲”似乎還是拼字和認字,其次就是模仿不曉得是什麼卡通片英雄主角的跳躍神態。Cool!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溫柔鄉》(易文導演,1960)。易文最拿手的兩性爭雄喜劇。據說劇本本出自張愛玲的手筆,但男主角張揚那種戀愛至上論、和周旋在多名女性間依然如魚得水的風流本色,卻應該不多不少是易文本人的寫照吧。影片有多項特色:
1. 攝影(尤其是第一場舞會戲)和美術(如張揚放置他的記事本的地方的設計)都很出色;
2. 幾個主要演員的選角(林黛、張揚、雷震、林慧和 ——特別是于素秋)準確,演出也份外跳脫 (嫌張揚木訥的,看完本片保證會改變看法);更難得的是片中還用了cast against type的做法,讓慣演粵語武俠片的于素秋變得千嬌百媚(卻又不失豪放),應屬罕見;
3. 加插背景歌曲來推進劇情的做法,有點(希臘)戲劇的色彩;
4. 一場泳衣表演,擺明醉翁之意不在酒,卻做到了樂而不淫的地步。
結局張揚還是投往(表妹)林黛的懷抱,不是為了什麼真愛,更大的理由是發現了這名鄉下來的小丫頭竟然也這麼“索”——很 carnal。我覺得這不是刻劃主題方面的失誤,而是易文根本上就相信這套。所謂盡得風流,大抵如是。

2009年2月4日星期三

日誌
今天看的電影:
《浮生路》( Revolutionary Road, dir: Sam Mendes, 2008)。
得個講字(男、女主角的一雙子女好像從來沒有在這對年輕夫婦的生命裡有過任何考慮或產生過任何作用)。迪卡比奧 baby-face 不再,有點憔悴,有些地方的舉手投足,十足十羅拔 • 迪尼路。琦 • 溫絲莉用了心來演。Sam Mendes 得妻如此,乎復何求?
日誌
今天收到的 DVD:
The Great Ecstasy of Robert Carmichael (dir: Thomas Clay, 2005), Anamorphic。
偶在 YouTube 看到片中一個三分多鐘的單鏡頭,滿有趣的,好奇心驅使下便買了。影片曾在康城電影節中展出:片中一場集體強奸(也用了單鏡頭拍攝)十分大膽,惹來四方爭議(《Variety》說它的咋舌程度教《發條橙》看起來像個 Britney Spears 的音樂錄影帶)。影片的攝影師是安哲羅普洛斯的長期搭檔 Yorgos Arvanitis。

2009年2月3日星期二

日誌
今天收到的DVD:
- La Luna 月亮 (dir: Bernardo Bertolucci, 1979), 意大利版,1.85:1
- La Stella Che Non C'è 消逝的星星 (dir: Gianni Amelio, 2006), 
   意大利版,1.85:1
- Corpo d'amore (dir: Fabio Carpi, 1972), 意大利版,1.66:1 
    (Vittorio Storaro 早期攝影作品)
- Malizia (dir: Salvatore Samperi, 1973), 意大利版,
   2.35:1 (Vittorio Storaro 早期攝影作品)
- Caravaggio (dir: Angelo Longoni, 2007), 意大利版,2.35:1 (Vittorio Storaro 攝影作品)
- Gomorra (dir: Matteo Garrone, 2008), 意大利版,2.35:1